



-
首页 / 信息公开 /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 / 教育
全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推进会议召开
来源: 山西省教育厅 发布时间: 2025-03-11 17:05
3月10日,全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推进会议在太原召开。会议深入学习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大部署,分析当前形势和重点任务,对加快推进各地创建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。副省长汤志平出席会议并讲话,省政府副秘书长卫英慧主持会议,省委教育工委书记,省教育厅党组书记、厅长马骏作工作安排。
会议指出,义务教育是重要的民生事业,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,事关千家万户、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,对建设教育强省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意义重大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,是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大契机,是做好义务教育工作的重要引领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,全省各地落实创建责任,把握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,积极探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和有效举措,通过扩大城乡学位供给、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、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等,实现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,教学质量稳步提升,适龄儿童少年公平入学得到有效保障。各地要继续增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,锚定创建目标,进一步科学谋划、有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,在推动优质资源再扩大、结构再优化、质量再提升上取得更大成果。
会议强调,各地要加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学龄人口变化前瞻性研究,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义务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,优化调整学校布局,办好寄宿制学校,积极探索一贯制学校和小班化试点,确保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课程开齐开足,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,缩小城乡、校际教育差距。要落实义务教育强校提质行动,持续完善集团化办学,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,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,打通新校弱校办强办优的成长路径,办出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,促进校际间办学质量均衡发展。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,有效落实教育支出“两个只增不减”要求,统筹实施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、教育强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项目,加快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和运动场馆、数字化基础环境、教学仪器装备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,着力提升办学标准化程度。要深化中小学教师“县管校聘”管理改革,扎实推进中小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,鼓励跨区域、跨学校、跨学段、跨学科全面盘活、优化配置中小学教师资源,构建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师资供给机制,建强建优教师队伍。要持续深化教育工作评价、学校评价、教师评价、学生评价、用人评价等改革,持续开展学生课业负担监测,强化校外培训监管,坚决克服唯分数、唯升学的痼疾,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导向和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。
会议要求,各地各部门要瞄准义务教育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的目标,结合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、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等客观实际,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和政策制度,在人力、财力、物力上切实优先保障义务教育,及时解决创建过程中的突出问题,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在各市县落地落实,确保如期高质量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。要坚持以评促建、以评促改的导向,深化教育综合改革,着力完善政策措施,持续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、教师工资“不低于”、“双减”等重点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。省直相关部门、市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,统筹协调,健全完善工作机制,形成强大工作合力。县级政府要担负起创建主体责任,坚定信心,积极作为,让更多公平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全省广大人民群众,为教育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。
会上,太原、大同、晋城、晋中、临汾、吕梁等6市作了发言。省直有关单位、各市政府负责同志和各市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。